案例研究
制造业
5个为什么
制造业设备故障分析案例研究
深入解析某汽车零部件厂冲压机故障问题,展示5个为什么方法的实际应用过程和效果
案例背景
公司信息
- 行业:汽车零部件制造
- 规模:500名员工
- 产品:冲压件、焊接组件
- 生产模式:批量生产
问题概况
- 设备:800吨液压冲压机
- 问题:频繁液压故障
- 影响:停机时间增加
- 损失:每月约15万元
核心问题描述
主要生产线的800吨液压冲压机在过去3个月内发生了12次液压系统故障, 导致计划外停机累计48小时,严重影响生产计划和客户交付。
5个为什么分析过程
分析团队:生产经理、设备工程师、操作员、质量工程师
1
为什么冲压机频繁出现液压故障?
答案:液压系统压力不稳定,经常超出正常范围。
数据支撑:压力监控数据显示,正常工作压力应为180-200bar, 但实际记录显示压力在150-220bar间波动。
2
为什么液压系统压力不稳定?
答案:液压油污染严重,粘度下降影响系统性能。
证据:油液检测报告显示含水量超标(>0.1%), 固体颗粒污染等级达到NAS 1638-12级(正常应≤9级)。
3
为什么液压油污染严重?
答案:液压系统过滤器长期未更换,过滤效果失效。
发现:检查维护记录发现,精过滤器上次更换时间为8个月前, 而制造商推荐更换周期为3-4个月。
4
为什么过滤器长期未更换?
答案:缺少定期维护计划和提醒机制。
调查结果:设备维护依赖操作员经验判断, 没有基于时间或运行小时数的预防性维护计划。
5
为什么缺少定期维护计划?
答案:公司未建立标准化的设备维护管理体系。
根本原因:缺乏系统性的TPM(全员生产维护)管理制度, 维护工作缺乏标准化流程和责任分工。
解决方案实施
短期措施 (1-2周)
- 立即更换液压系统所有过滤器
- 更换被污染的液压油
- 清洗液压油箱和管路系统
- 安装在线油液监测传感器
长期措施 (1-3个月)
- 建立TPM(全员生产维护)体系
- 制定预防性维护计划和标准
- 培训操作和维护人员
- 建立设备维护信息管理系统
实施时间表
第1周:应急维修,更换过滤器和液压油
第2-4周:制定维护标准,安装监测系统
第5-8周:人员培训,流程优化
第9-12周:效果评估,持续改进
实施效果
0
实施后3个月
液压故障次数
液压故障次数
98.5%
设备整体效率
(OEE)提升到
(OEE)提升到
45万
年度节约成本
(人民币)
(人民币)
具体改进成果:
- 计划外停机时间减少90%
- 维护成本降低35%
- 设备可靠性显著提升
- 员工维护技能提升
- 客户满意度提高
- 建立了可复制的维护模式
经验总结
关键成功因素:
数据驱动分析
通过压力监控数据和油液检测报告,为每个“为什么”提供了客观证据, 确保分析的准确性。
跨部门协作
生产、工程、质量等部门的共同参与,确保了问题分析的全面性 和解决方案的可行性。
系统性思维
不仅解决了表面问题,更建立了预防性维护体系, 从根本上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。
持续改进
建立了定期评估和优化机制,确保改进措施的长期有效性 和不断完善。
可推广经验:
- 5个为什么方法适用于各种设备故障分析,关键是要有数据支撑
- 预防性维护体系的建立需要管理层支持和全员参与
- 在线监测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故障预警能力
- 标准化作业程序是确保改进措施持续有效的关键